• 打開 App
  • 選擇目的地
  • 【台中市集】巷弄裡的文創!中部文青都在這,週末必去的4大市集!

    Klook Team
    Klook Team
    Last updated 2024年1月9日
    台中市集整理
    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創市集。不同於台北以區塊、廣場為主的市集形式,台中的文創市集,經常分布在巷弄之內,且周邊不乏廢墟、老屋與老樹,或與民宅相結合,沿著窄小蜿蜒的路徑一路深入,擁擠而熱鬧,經常讓人不知終點坐落於哪一條巷弄盡頭,充滿著中部獨有的市集色彩。以下四處 台中市集 ,值得你細細玩味。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市集,有一點類似「遊牧民族」的概念,同一地點不定期可能出現不同的市集,有些是固定周幾擺攤,有的市集則是不定期出沒,或也有特別為連續假期而設的限定活動,有興趣的人不妨上粉絲頁查詢。

    地點1:審計368新創聚落

    近幾年相當火紅的審計新村,後改名為「審計368新創聚落」。除了活動市集之外,也有一些特色小店,其老房建築更是拍照、打卡熱門背景,建議要登上階梯,從老房二樓俯瞰市集景觀,相當有趣。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假日時分人滿為患,人潮不斷在巷弄間移動,有如夜市般擁擠,卻也是獨特的體驗。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周邊坐落一些特色小店,不過有些店內部不能拍照,要拍照的遊客可先行詢問。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今年新開幕的風和日麗唱片行。

    「審計368新創聚落」相關資訊

    • 地址: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1弄6號
    • 近期市集:小蝸牛市集(每月第三個週末)、好好市集 (近期為7/1、7/2)
    • 粉絲頁連結 

    地點2:綠光計畫‧范特喜文創聚落

    走出審計新村後,約莫行走6分鐘,看到「中興一巷」,會發現一條熱鬧的巷弄,若不想在審計368新創聚落人擠人,這裡是個可以閒慢散步的地方,巷弄並不長,也不會太過擁擠,擺攤市集較少,部分店家坐落於建物體一二樓內,是個與民宅、老房相結合的市集。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一樓是店面,二樓則有許多市集小攤位。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與綠色植物同棲共生的老屋建築體。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現場不定期還有樂團演出。

    「范特喜文創聚落」相關資訊

    • 地址:台中市西區中興一巷2-26號
    • 近期市集有:以Mini市集為主(近期為6/24 、6/25)
    • 粉絲頁連結 

    地點3:道禾共好文化生活市集

    來到這裡是個驚喜,原本只參訪古蹟建築,卻意外發現旁邊的巷弄裡有擺攤市集,迂迴地拐了幾了彎,不知不覺就正好繞完道禾六藝文化館周邊一圈,巷弄旁則古老廢墟林立,熱鬧與幽靜並陳,景象獨特。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位於廢墟老屋旁的文創市集。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樹影映照在老屋的牆面,彷彿一面藍染織布。

    「道禾共好文化生活市集」相關資訊

    • 地址:台中市西區林森路33號
    • 粉絲頁連結 

    地點4: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

    來到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,令人聯想到台北的松菸,前身為公賣局第五酒廠的台中舊酒廠,保留著部分古樸的氛圍,並不時舉辦展覽、藝文表演等,而廣場中也不定期有活動攤位,成為台中市民的假日散策之地。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
    揪揪市集推出免費兌換明信片活動。
    Photographer|Arlene Li 台中市集
    園區內新開店九池啤酒本舖,極有特色的店內裝潢。

    「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」相關資訊

    • 地址: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
    • 近期市集有:小本市集(近期為7/15 、7/16)、揪揪市集(近期為6/24、6/25、7/1、7/2、7/8、7/9)
    • 粉絲頁連結
    • 詳細擺攤細節或臨時變動,可參考各市集的官方網頁或粉絲團。
    All photos credited by李函遇Arlene Li